在一众汽车城市中,上海、广东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向新能源产业链转型升级及时,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新一轮汽车之都抢位赛中,依旧处于领先地位。而其他四大传统核心汽车工业区正在奋力追赶。
北京
作为北汽系的大本营,燃油车时代,北京因为有北京奔驰、北京现代两大支柱,加上北汽福田、长安汽车、宝沃汽车等助力,也曾风光无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巅峰期时,北京全市汽车产量突破230万辆,完成汽车工业产值4589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18%。
然而,随着北京现代、北汽自主板块销量下滑,两大品牌合计年产量已萎缩至20万辆左右,加上宝沃汽车破产,北京奔驰独木难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整体汽车产量到2022年已下滑至86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四成,汽车工业产值不到700亿元。
不过,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过程中,北京是有后来追上的潜力的。
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且还是全国头部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地。这使得其在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上有着天然优势。包括车企在内的各行业头部企业,为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源,都会选择在北京设立总部或分部。特斯拉中国总部及首个海外设计中心,小米汽车总部都在北京。
盖世汽车企业库收录数据显示,北京汽车相关企业数量虽然只有3400余家,但具备规模大、质量优的特征,合计注册资本高达3.4万亿元,居六大传统核心汽车省市之首。
尤其是在汽车软件、智能网联两大领域,北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聚集了200余家汽车软件企业,其中滴滴、百度、中芯国际、紫光、地平线、海纳川、四维图新、字节跳动等高科技企业总部都在北京。
北京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目前有两个地区发展较为突出——顺义和经开区。顺义区是北京传统整车产业集群地,如今正在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目前已引进理想汽车。经开区聚焦高端汽车制造业打造,已吸引北京奔驰新能源项目、北汽新能源、小米汽车等企业落地。今年一季度,北京经开区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产值突破610亿元。
随着小米汽车、理想北京工厂即将投产上量,北京汽车产量未来有望重回百万辆大关。
湖北
湖北是东风集团的大本营,围绕东风集团在武汉、十堰等多地形成了成熟完备的燃油汽车产业集群,吸引到上汽通用、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非东风系车企落地。其中,大部分车企的生产基地都位于武汉。截至2022年,湖北省整体年产能超过400万辆。
2016年时,湖北汽车产量超过240万辆,规上车企主营收入就突破了6000亿元。然而,近两年受燃油车产销下滑影响,盖世汽车盖亚系统数据显示,湖北汽车产量到2022年已下滑至180万辆,产能利用率跌至四成。
为了提振本土汽车产销,今年3月武汉展开政企联合“补贴大战”,对在当地有整车基地的车企提供购车补贴,比如雪铁龙C6最高补贴9万元。此举掀起武汉购车潮,3月,湖北实际汽车产量达到15万辆。然而好景不长,4月后湖北汽车产量回调至10万辆正常水平。
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上,湖北作为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湖北在电子电器、电动化两大领域已颇有成效,聚焦了超2000家相关企业,但仍需补全在汽车软件、智能网联领域的产业链条。
作为全省最重要的产业集群地武汉经开区,湖北在举全省之力将其打造成“中国车谷”。
目前,武汉经开区聚集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包括岚图、小鹏、东风本田新能源、猛士品牌、上汽通用奥特能等新能源项目。同时,纳铁福、采埃孚、佛吉亚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相继在武汉增资扩产。数据显示,武汉2022年汽车年产能达到260万辆,聚集了超1200家零部件企业。其中,140家为外商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博世、电装等。
武汉经开区2025年目标是,力争整车厂突破10家,整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建设成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重庆
重庆是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以长安汽车为中心形成汽车集群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小康股份、力帆汽车(吉利科技集团接盘后,更名为力帆科技)等本地车企。目前,重庆共拥有15家汽车品牌,20家整车工厂,整体产能超过400万辆。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重庆汽车产量超过230万辆,汽车产值超过5000亿元。
然而,随着长安系合资品牌走向下坡路,以及在此建厂的北京现代、力帆汽车、北汽银翔等多家车企产销下滑,重庆汽车产量持续下滑。盖亚系统预计,即使在有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的支撑下,重庆2023年汽车产量也将缩减为15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三成。
当然,重庆有在积极改变当前困局。长安汽车、小康股份等本土车企正在改造或扩建新能源项目。同时,重庆通过引入吉利汽车盘活闲置产能,扩大新能源产量。到2022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52万辆,同比增长1.4倍。
重庆着力将两江新区打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大部分车企的新能源项目都在此落地。今年一季度,两江新区直管区新能源汽车实现产值102.1亿元,同比增长142.1%;产量6.3万辆,同比增长125.4%,占全市新能源产量比重接近八成。
两江新区是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以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为主攻方向,以“构建万亿级汽车产业”为目标。据悉,两江新区力争到2025年,培育2~3个国际知名的智能网联新能源自主汽车品牌。
不过,根据盖世汽车企业库收录数据显示,重庆在汽车软件、智能网联两大领域的企业数量刚破200家,注册资本600余亿元,需要尽快补强产业链。
吉林
20世纪,东北工业发达,所以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落户于此。在吉林长春,诞生了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辆解放牌卡车——CA10,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牌”轿车。
千禧年前后,吉林长春围绕一汽集团形成了完备的燃油车汽车产业链条。由于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两大合资品牌支撑,吉林成为全国省市汽车产量前十的常客。
2017年时,吉林汽车产量达到170万辆,占全国比重为6%。但是由于没有新的整车项目落地,吉林省汽车产量成长空间较小,汽车产值常年稳定在5000亿元左右。2022年,全省汽车产业完成产值525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1.1%。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然而,吉林一方面受地理环境限制,新能源汽车在当地推广和普及遇阻,2022年新能源销量不到5万辆;另一方面又受地方经济实力影响,暂时未吸引到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落地。
不仅如此,一汽系新能源项目有南迁的迹象,比如一汽-大众新能源项目落地佛山,一汽丰田新能源项目位于天津。盖亚系统预计,到2023年,吉林汽车产量将下滑至110万辆,产能利用率在五成以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吉林省电动化、汽车软件、智能网联三大新兴产业链亟需完善,盖世汽车企业库收录数据显示,三大领域合计企业仅160家。
不过,随着插混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吉林如果能完善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或许能改变当地新能源产销不高的困局。同时,伴随着新能源“出海热”,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吉林可借鉴欧美某些地区不作为“主要消费生产”,而是聚焦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研发。
目前,一汽-大众奥迪、一汽自主板块已确定在长春建设新能源项目,规划年产能都在15万辆以上。围绕两大车企新能源项目,长春吸引数百家汽车相关企业落地。2022年初时,一汽集团与比亚迪合资电池项目已落户长春。
有消息显示,吉林省围绕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汽弗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构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三角”。
六大传统核心汽车工业区中,尽管有部分省市在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暂时落后,但依托原有的“整车品牌+供应链”优势,配合“有吸引力”的地方政策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后来追上也不无可能。毕竟,新一轮汽车之都抢位赛刚开始,新兴城市的根基尚不稳固,鹿死谁手未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