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

10城生活垃圾“零填埋”,广东“无废城市”全域固废资源化利用如何再突围?

来源:证券之星时间:2024-03-30 17:43阅读量:1724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实习生陈芷欣 深圳、佛山、肇庆报道

3月30日,又是一年国际无废日。在全球人口突破80亿、年均城市固废产生量超过21亿吨的当下,讨论循环经济显得尤为必要。

身兼中国人口大省、工业大省双重“标签”的广东,探索“无废城市”建设的历程也已走过近5年。自2019年4月深圳列入国家首批试点城市以来,广东“无废城市”建设以珠三角“无废试验区”为原点,逐步辐射全域。2023年7月,广东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粤东西北各地加速起步。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废物”应该从哪看起?社区、街道、工厂、园区......国际无废日前夕,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广东多地,观察这座经济大省打造全域“无废城市”的探索路径。

从数据上看,目前广东辖内10个地市已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域共建成17个国家3A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约占全国总数的1/3。此外,广东全省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达2814万吨/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约1.6亿方/年,全省核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270万吨/年,固废资源化利用能力跃上新台阶。

从填埋,到焚烧,再到实现循环利用、二次销售,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延长了固废的“生命周期”,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条向纵深延伸,部分企业由此建立了“第二增长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上,不少资源再生利用企业还将目光投向碳市场,希望借助碳交易进一步打开循环经济的新价值空间。

10城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一座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日均固废产生量是多少?

以广东辖内广州、深圳(常住人口1766.18万人)、东莞(常住人口1043.70万人)三座千万人口大市为例,三市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约达3万吨、3.2万吨、1.3万吨。

在日产超万吨的体量面前,从填埋转型到焚烧是当前广东超大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向之一。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全省已建成17个国家3A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约占全国总数的1/3,10个地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其中,珠三角九市已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覆盖。

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东部能源生态园就承担了深圳全市近四分之一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通过建立6条生活垃圾焚烧线及烟气净化线、3台66MW汽轮发电机组以及污水处理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目前我们垃圾焚烧锅炉的热效率约达85%,汽轮机效率约达27%,设计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可达5100吨左右,年发电量可达约11.7亿度电。”东部能源生态园运营方、深圳市深能环保东部有限公司安全总监萧苑兵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焚烧发电是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此外,我们每年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还会产生约30万吨炉渣,也全部提供给下游综合处理厂再制成环保砖和环保沙,用于市政道路铺设,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利用。”萧苑兵表示,目前100吨生活垃圾经东部能源生态园处理后只余约2.2吨无法再利用的飞灰需要进行填埋。

包括深圳在内,目前广州、东莞、惠州、中山等10个城市已陆续宣布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而随着珠三角这批“无废试验区”逐步进入“零填埋”阶段,粤东西北地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也在提速建设。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汕头、潮州、揭阳、茂名、湛江、阳江、韶关、梅州、清远等地市均有新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在600吨-2500吨不等。根据《广东省生活垃圾处理“十四五”规划》设立的目标,到2025年底,广东全省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比将达80%以上,其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占比将达65%左右。

全域固废资源化利用再突围

从填埋,到焚烧,再到实现循环利用、二次销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观察发现,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不仅延长了固废的“生命周期”,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条向纵深延伸,部分企业由此建立了“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总部位于广东佛山的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就打造了上下游优势互补的电池全产业链循环体系。

“目前邦普循环已在全球设立七大生产基地,2022年营收突破470亿元,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佛山基地主营动力电池材料研发试验及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年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超过10万吨,镍钴锰综合回收率已达99.3%,锂回收率≥90%,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可达8.64万吨/年。”邦普循环环保主管梅杰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基于对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2023年初邦普循环即在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签约落地一个新生产基地:广东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38亿元,规划回收处理5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年,投产后可生产正极材料12.18万吨/年、负极再生石墨4万吨/年,同时还将生产三废转化再循环生产副产品17.2万吨/年,实现退役电池“一站式”处理。

“预计将占届时广东全省废旧动力电池产生量的70%左右。”梅杰表示,广东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补足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头一尾关键环节缺口,实现退役动力电池最短物流半径就近循环利用和高端电池材料区域配套。

同处新能源赛道,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也与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构建“废旧锂电池―化学材料―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绿色供应链,实现电池回收循环产业链闭环。

亿纬锂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3年已完成循环经济项目一期2万吨/年废旧锂离子电池再生工厂的建设和试生产,循环经济项目二期和三期将分别在2025年和2030年完成建设,规划废旧锂电池处理量分别达到5万吨/年和50万吨/年。

随着一批头部企业加入,目前广东全省新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已达2814万吨/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约1.6亿方/年,全省核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270万吨/年,固废资源化利用能力跃上新台阶。

面向下一个五年,随着“无废城市”建设覆盖面逐步从珠三角地区延伸至粤东西北,广东全域固废资源化利用如何再突围?激活产业动能或仍是关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无废办处获悉,2024年广东将研究制订激发市场投资意愿的措施,增加以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为核心的EOD项目谋划设计,多渠道筹措“无废城市”建设资金,全力推动固废领域环保产业发展。

此外,走访中还有不少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碳市场,希望借助碳交易进一步打开循环经济的新价值空间。

肇庆市华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就以发展塑料改性和混合再生塑料高效加工为主,园区内集聚了丽诺新材料、特普爱等一批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企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园区已通过建立数字化可溯源平台为碳足迹核算建立了基础,目前也有部分电力企业与其进行初步接洽沟通,未来随着碳市场进一步扩容希望能够借助碳交易模式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广东省无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生态环境部门也将积极探索建立固废资源化利用对降碳贡献核查认证的方法学体系,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的碳减排核算,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改造,探索减污降碳协同新模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